大腸菌群檢測的新型方法酶底物法
糞大腸菌群能夠在45℃左右的環境中生存,產氣產酸,其主要來源于人和動物的糞便,能夠導致腸道性疾病的傳播,是進行水質檢測的重要指標,所以,更好的優化糞大腸菌群檢測有著較為重要的醫學意義。其中酶底物法為現階段糞大腸菌群檢測的新型方法之一,具有快速、精確及可靠的檢測優勢,能夠及時的將水體的污染情況反應出來。
酶底物法介紹
酶底物法為利用糞大腸菌群在45℃左右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半乳糖苷酶與葡萄糖醛酸酶,分解培養基中所含的葡萄糖醛酸與半乳糖苷,從而使整個培養基呈現出黃色與發生熒光反應,根據最終的陽性組合,查閱MPN表而得出糞大腸菌群的數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檢測人員首先應當根據污染的程度對需檢測的水樣進行適當性的稀釋,然后取100ml的水樣加入到無菌瓶中,再向其中加入酶底物法試劑,搖勻,然后將其倒入97孔定量盤中,放置于45℃的培養箱中,連續培養24小時,最后根據實際的陽性孔數,通過查MPN表進行計算。
酶底物法與其他方法比較現階段我國使用的糞大腸菌群檢測方法主要為國外早期使用的實驗方法—濾膜法和MPN法為主,同時隨著現代化生物監測技術的發展,紙片法、分子生物鑒定法及固定酶底物法在很多方面得到一定的應用,各種方法比較如表1所示。
簡單操作降低人為污染
從糞大腸菌群檢測的實驗操作方面來講,酶底物法采用了取藥封口的培養方式,相對于其他檢測方面過程較為簡單,降低了人為污染帶來的影響,特別是紙片法,其操作過程雖然也較為簡單,但是其操作過程中交易受到人為的污染,此外還需要進行確認實驗。
酶底物法的準確性
從實驗的結果方面來分析,酶底物法使用的97孔定量盤所包含的數表能夠達到近2400組,遠遠大于其他檢測方法,因此其檢測的結果更為準確。酶底物法使用了酶技術對糞大腸菌群進行了檢測,出現假陽性與假陰性的現象非常少,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糞大腸菌群檢測的準確性。
酶底物法的應用
糞大腸菌群為一種衛生學指標,在很多行業內均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其中酶底物法在糞大腸菌群檢測標準中的應用如表2所示。從上表2中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對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標準多數情況下為發酵法,并沒有對酶底物法進行規定性使用,由此可知,在今后進行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時,將酶底物法應用到糞大腸菌群的檢測試驗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彌補我國在糞大腸菌群檢測方面使用酶底物法的空白,同時在很多程度上也為更好的提升我國糞大腸菌群的檢測的準確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沒安裝暢言模塊